猫眼影视-最新电影资讯与观影指南猫眼影视-最新电影资讯与观影指南

这部电影,帮每个“招娣”出了口恶气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30   浏览次数:590

最近发现一部电影,主角提出了一个足以“男默女泪”的犀利问题——

想想你认识的所有已婚女人,如果她们早上醒来,发现自己有八万美元,她们还会继续留在老公身边吗?



不论如何回答,这个问题反映出的其实都是人们当下的人生状态。

问题虽然是假设的,却真正地发生在了主角身上——《父亲的遗产》



这是一部多国合拍的电影,几个月前参加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展,故事发生在生活在巴勒斯坦的一对姐妹身上。

影片开场,分别展示了她们的日常生活。

姐姐玛丽亚姆是个全职主妇,跟丈夫育有两个儿子,这天她从商店采购回来,累得晕头转向,结果发现两个儿子,双双让她不省心。

明明到饭点了,小儿子又跑到邻居小伙伴家玩耍,她不得不再次教育儿子不要在这个时候打扰,显得故意去蹭饭似的。



转头看房间里的大儿子,正捧着手机上网冲浪,屏幕里传来色情视频的声音,叫他吃饭也叫不出来,气得她把wifi关了,还没收了手机。



另一边,在美容院工作的努拉正在上班,被父亲的一通电话打断,只能扔下客人跟老板请假,看得出来,这不是她第一次临时请假了,老板已经有些反感。



回到家中,努拉喊着父亲,却没听到任何回应,推门一看,父亲在床上已经没了气息。

她立刻叫救护车,同时也叫来了姐姐玛丽亚姆。

急救人员按照工作流程,准备把他们的父亲送去医院,但这时妹妹却突然坚持,没必要把父亲送进医院,反正人已经死了。



等急救人员离开,姐妹俩还在因为父亲争吵,姐姐责怪妹妹没有把父亲照顾好,连双好袜子都找不到给父亲穿上,妹妹则控诉姐姐把照顾父亲的任务扔给自己,费时费力还没有辛苦费。

两人都把父亲的死亡,看作是亲情关系的终点。



两人拌完嘴,妹妹忽然拿出一包东西,那里面是父亲卖掉旧房的存款,总共16.5万美元,她打算赶在父亲葬礼之前把这笔钱取出来,那里面是她养老的正当所得。



实际上,这笔钱的归属是父亲生前跟努拉商量好的,连银行卡的密码,都是努拉跟姐姐的出生年份组合。

妹妹特别强调,一定要走支票这种快速提现的方式——若等到“那位”大驾光临,账户早就空了。



那位,指的是她们“润”去美国的哥哥,父亲刚走她们就给哥哥打过电话,只不过对方没有接听。

作为长子,他多年来从未过问父亲的养老问题,像个甩手掌柜一样,把父亲推给了两个妹妹,道德上来说,他没有理由继承这笔遗产。

然而,根据伊斯兰法继承权的规定,儿子应得女儿的两倍,这是源自《古兰经》经文制定的条款。

所以他们家的情况就是,美美隐身的哥哥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拿走父亲一半的遗产,一直负责养老的姐妹俩却只能各拿走四分之一。



想到这里,刚才还拌嘴的姐妹俩忽然有了共同“敌人”,立刻动身前往银行取钱。

只不过,这事儿比她们想象的还要难,由于父亲的账户从未有过支票提现的业务,银行必须在操作前向户主打电话确认,即便办业务的是户主的女儿。



直接提现行不通,姐妹俩就想着找人假扮父亲接听银行的电话,于是这晚,她们踏上了一条特别的旅程。

这事儿找陌生人不靠谱,所以她们最先想到的是舅舅,然而等她们来到舅舅的豪宅,小心翼翼地说明来意,得到的却是舅舅的一通法律层面、道德层面的教训。

“他可是你们亲哥哥,这样不行。”

“法律适用于每一个人,所以没人为此感到不满。”

“不做亏心事,不怕鬼敲门。”



说来说去,舅舅又对姐妹俩的个人问题指指点点,一个四十多不结婚,一个四十多要离婚。舅甥三人直接谈崩。

眼看舅舅这条路行不通,努拉就想到了自己的情人,两人约好了时间地点见面。



没想到的是,对方得知努拉和姐姐的想法,当场就表示要考虑考虑,不想担责任。两人说着说着就直接翻脸,那个男的对着努拉又是一顿荡妇羞辱。



这边问题还没解决,一直隐身的哥哥竟然突然打来了电话,为了隐瞒遗产的事,玛丽亚姆找借口说自己要离婚,因为过得不幸福。

哥哥那边立刻开启了冷嘲热讽模式——

“他打你了吗?他骂你吗?他没出力养家吗?你们女人怎么都迷恋幸福这回事?想想咱们的妈妈,一辈子以家和孩子为中心,女人是家庭和睦的关键……”



总结一下就是,姐妹俩忙活了一晚上,也没找到适合假扮父亲接电话的人。

就在她们发愁时,玛丽亚姆的小儿子不经意地提供了一个新思路,可以用变声软件接听电话,这下银行那边就不会发现问题了……



从剧情来说,《父亲的遗产》是一部强情节的作品,故事开场不久,就给主角姐妹俩设置了一个共同目标,整部电影的主线也始终围绕遗产归属问题。

而影片的重点,也通过这个看似是家庭纠纷的主线故事,将当代穆斯林女性的生存现状铺陈开来。



片中最大的讽刺,就是姐妹俩明明争取的是自己合法的应得的遗产,却遭到了各路男性的阻拦,舅舅、情人、哥哥,甚至连打个银行客服想咨询一些继承问题,对面也都是一个男客服在强调“您的通话将被录音”。

那些互不相识的男性,竟然不约而同地给姐妹俩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,让她们距离自己的合法权利越来越远。

也就是从这个过程中,影片也揭露出巴勒斯坦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摧残。



玛丽亚姆看似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,不愁吃穿,但丈夫性情阴晴不定,在外养着小三,对孩子更是粗放式教育,出问题就指责她,在家的精神压力巨大。



努拉之所以整日甘愿做牛马不停工作赚钱,就是为了不依靠男人,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。



她们看似是独立的个体,但却被“妹妹”、“女儿”、“母亲”的身份束缚,大事小情需要父亲、兄弟、丈夫、儿子来出面做主。



她们的舅舅家之所以富裕,是因为舅舅“合法地”拿走了他母亲和妹妹的石油份额。



这样的法律人人都没意见,是因为既得利益者掌握了话语权,于是才有了主角一家的问题,在这个女性被宗教法律打压的社会,姐妹俩本应合法继承的遗产,都拿得如此艰难。



所以妹妹努拉才会问出那个犀利的问题,关键不在于钱的多少,而在于钱背后代表的自由和权利。



这样的情节,让我想到了国内那些还顶着类似“招娣”、“来娣”名字的女性,她们虽是独立的个体,但似乎天生就被冠上了利他的属性。

她们不是自己,而是别人的女儿、姐妹、妻子、母亲,名字背后是传统社会落后的生育和性别偏见。

幸运的是,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“招娣”决定通过改名的方式找回自己,这是一种反抗,也是一种重生。



《父亲的遗产》在故事最后,也给大家留下一个相对光明的结局,甚至给那些还在被男权压迫的“招娣”们出了一口气。

白天,姐妹俩怀着忐忑的心情,反复演练如何用变声软件假冒父亲,应对银行的工作人员,但最后这招没用上。

原来,办业务的银行女职员也曾有过相同的遭遇,她得知了姐妹俩的遗产问题,就主动向上级汇报,连电话都没有打,就给她们完成了遗产转账操作。



奔波几天的姐妹俩,因此这件事变得异常和睦,两人忙完父亲的葬礼,终于松了一口气,一起享受下午的轻松时光。

这或许,才是每个遭受不公的女性真正该有的自由。



THE END
992
本地记录云端记录
登录账号